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和龙“农饮”集中发力 攻坚路上勇闯三“关”

2020-07-23 22:13:43 | 来源: 和龙金达莱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吉林省和龙市立足民生,把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作为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克服重重困难,创新工作方法,集中发力,勇闯三“关”,用城市供水标准,高位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解决了农村群众吃水难题。

  施工过“关”,集中解决8.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7月8日,在和龙市松月水库,记者逐水而上。坝体一侧,一池碧水,波澜壮阔,山水相连,蔚为壮观;另一侧,俯身远眺,和龙市平岗平原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施工已经结束,净水厂的系列车间分布有序、构建合理。

1.png

  几年前,和龙市供水工程受地质和气候环境影响,部分小型供水工程保证率低,存在季节性水质不稳定和供水保证率不高等问题,致使这里的农村居民饮水状况并不乐观。

  为了让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水,2018年,和龙市平岗平原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破土动工,2个工程破土动工,计划将84处小、散、老旧工程全部并入平原平岗集中供水工程,139个村屯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配水主干管从净水厂开始,沿老松线公路梅兰河西侧河堤路坡脚下铺设,穿过铁路,趟过林海,在特殊地质状况的严峻考验下,施工人员成功化解了一道道难关。

  工程取水口就设在松月水库坝下发电站的引水管处。

  从这里开始,147.59公里的供水管线跋山涉水,蜿蜒行至龙城镇、西城镇、八家子镇、头道镇,最后到达东城镇的琵岩村,将汩汩惠民清流运至五个乡镇和139个村屯。

  技术过“关”,人才+设备助力清水源源不断流进百姓家

  工程建设之初,技术人才紧缺。为了解决和破解技术难题,和龙市水利局请来了三位专家型人才,68岁的原自来水公司经理姜明哲临危受命,走马上任。建水厂、进设备、教操作,他用技术在这里布下重重关卡,确保了每一道净水工序实现科学运转。

  如今,工程已近尾声,试供已经开始,姜明哲深为感慨,他说,百姓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自己才能正式“退休”。

  走进净水厂的净化间、加药加氯间、综合泵房及配电间、污泥脱水间,经过稳压配水间清水池、吸水井、废水回收水池和污泥调节池……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现代化的集中供水设备,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操作。

2.png

  在设备控制室,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电脑旁监控设备设施运行情况,大屏幕前,车间情况一览无余,清晰可见。

  和龙市水利局农饮办主任李哲洙兴奋地告诉记者:“净水厂设计按2030年需水量确定,其生产规模能力为1万立方米/日,输水管线直接接到水库电站的取水口,依托自然压力引库水直泻而下,入配水池,经混合池、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清水池,如今,一道清水分赴八方,源源不断流进百姓家。”

  标准过“关”,用城市供水标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和龙市平岗平原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实施以来,原来小型工程较多的供水状况被彻底扭转。用城市供水标准解决农村饮水问题,让这里的农村群众从此喝上了安全放心水。

  和龙市水利局副局长崔光杰说:“和龙市平岗平原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是为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平岗平原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障程度,并结合旱厕改革、乡村产业、旅游发展等用水需求而谋划实施的重点工程,工程建成后为平岗平原一带农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供水条件。工程设计供水人口8.6万人,工程覆盖人口达到全市农村人口的56.1%。”

3.png

  崔光杰介绍,为保质保量完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任务,稳步提升城乡饮水安全质量,和龙市于2017年12月成立了和龙市平岗平原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指挥部,负责督导推进整体项目顺利推进,加强技术骨干力量投入,今年1月,和龙市水利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6名运行管理人员,提前对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使之熟悉掌握各种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及净水厂工作流程,为工程正式运行做好了技术储备。同时与和龙市自来水公司建立联系机制,吸取运营经验,完善规章制度,为平岗平原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该工程自今年3月21日开始试通水检查后,5月底已完成通水试验,6月开始试运行,8.6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将获彻底解决。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许家强 来源:和龙金达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