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存同异 彼此相交融 ——吉林大学文学院就延边朝汉语言接触研究来和龙调研座谈
2019-07-12 09:37:56 | 来源:7月10日上午,吉林大学教授、博导黄玉花和吕明臣,长春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导李丹、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后李春、吉林大学在读博士张博一行,就国家级调研课题:延边朝汉语言接触研究来和龙调研。
市文联主席刘希军召集全市部分文艺界人士,在和龙市影视文化产业园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黄玉花教授主持。从和龙市朝汉民族的语言、饮食、服饰、节庆、生活、生产、礼仪、教育、婚庆、丧葬等诸多文化习俗方面进行广泛探讨。与会人士从各自的生活环境与亲身经历,畅谈朝汉民俗文化的变迁与融合。
座谈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可能是纯粹的、单一的孤立发展,与其他民族间必然要有影响和融合。所以朝汉民族的文化也是复合性的、混合性的,融合发展就成为必然。由于融合,丰富了我们朝汉民族的文化。我们今天的文化要发展,同样要融合。座谈认为,民族性既有稳定性,也有变迁性,有传统民族性,也有现代民族性。保存民族性,保存一个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特殊价值,唯一的途径就是大力吸收和创新。民族性常常是从文化当中表现出来的,民族性和民族文化常常是合一的。民族性是这样,文化也是这样。一个民族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决定于其文化的丰富性。所以,融合就意味着开放,意味着彼此差异化的减小接近。各个民族的个性和共性都会得到发展。
朝鲜族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形成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欣赏、相互喜欢的关系。两个民族文化之间是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朝汉民族文化融合为团结繁荣幸福延边提供了强有力保障。